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典型宣传 >> 正文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

发布者:王超颖 [发表时间]:2019-03-21 [来源]: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浏览次数]:

  提起“哈工大精神”,还要从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说起。


  
 

“壮士”,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理解为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的勇士。“壮士”与大学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在上个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打下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建于1920年的前苏联创办的中东铁路(1945年改为中长铁路)学校。1950年移交给中国政府时,学校仅有师生近700人,多数是前苏联侨民。当时苏联政府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苏联愿意派出专家支援学校建设。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中央汇报,建议接受苏方提议,很快得到首肯。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从苏联26所著名高校相继聘请了80多名专家来校工作。

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政府把向前苏联学习作为基本战略方针。哈工大传统上用俄文教材、俄语授课,自然成为学习苏联的试点。党中央、政务院为哈工大规定了办学方针和任务:“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相当于不出国留学苏联”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大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哈工大工作、求学。来自浙江大学的教师吴满山回忆说,当时许多内地名牌大学的青年教师主动请缨要求调往哈工大工作。一大批从全国各著名高校选送来的优秀年轻讲师、助教是这支队伍的“晶核”。


  
 

  “壮士”们怀着实现祖国工业化的理想和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憧憬聚集到哈工大,勤奋工作,艰苦创业,使哈工大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和工业化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创造哈工大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培育了“与祖国共命运,勇于担当重任”的爱国精神。
  当时受聘于哈工大的70多位前苏联专家,都具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实际能力和敬业精神,来校后勤奋地努力工作。1952年由清华大学来哈工大任教的陈雨波教授回忆说,当时前苏联教育制度的优点一是基础扎实,数理化、力学基础课的学时较多,开设面也较广;二是专业培养较深化,由于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时较多;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培养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国内各院校在那一个时期内学习苏联,培养出一大批到工作岗位很快顶用的学生。
  据1952年来自云南大学的李家宝教授回忆,30多岁的前苏联金相专家奥尔洛夫在哈工大工作期间,因公出差不幸患病不治,为中国人民的高教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古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由于长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博士论文,牺牲了自己获得学位的机会。年长的机械工艺专家布兹列克每天上午教完4堂课后,坐在教室为研究生们答疑,指导教研室工作,回应工厂的咨询,常常忙到下午3点以后才能回家吃饭。由于长时间积劳成疾,他罹患阑尾炎、肺炎,卧床3个多月,生命几致垂危。在病中他仍不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哈工大的前四任校长都特别爱惜人才。身为省长的冯仲云校长的做法是请内地来的教师到家中吃顿便饭。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国内著名专家马大猷、李酉山等都被借聘来校工作。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1961年,26岁的数学助教吴从炘品学兼优,学校破格晋升他为副教授,但是他曾被原单位“开除团籍”。这事被东北局领导质询,李昌派人去“答辩”,说服了上级。
  “选苗子、拔尖子、摘桃子、压担子”,是50年代哈工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典型做法。这里讲讲“摘桃子”和“压担子”。“摘桃子”的意思是,让高个子站在大家肩上把高处的桃子摘下来,再由大家分享。意即强调团队支持一个人先突上去,再带动整体水平提高。“一个人上去,全教研室光荣”,“一群人上去,全校光荣”,在哈工大逐渐形成了主体价值观。“压担子”就是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尽快成才。其一是领先全国为青年教师评高级职称。1957年哈工大晋升首批13名副教授,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年轻的李家宝只有31岁。其二是让青年教师尽早“唱主角”。当年哈工大接替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主持新课题的研究,都交给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其三是大胆提拔,当时许多20多岁、30岁出头的青年人就担任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八百壮士”的领军人李昌1953年来哈工大做校长时才38岁,与他的队伍同属“少壮派”。老教授们回忆,“那时候不分节假日,我们在李校长的办公室研讨教学和发展问题,经常是谈到凌晨。”李昌来学校后恶补高等数学,连续四年请人每周六个晚上给他上课,还能挤出时间按时完成作业。这种拼命精神感染着多数比他年轻的“壮士”们,很多人经常“开辟第四单元”(上、下午和晚饭后各为一个时间单元),看书、备课,搞研究直至深夜。
  1957年,随着以机、电、仪、土木、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建成,哈工大当时共有教师856名,平均年龄27.5岁,在当时全国重点高校中是一支最年轻的教师队伍,被李昌校长誉为“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开创的“第一波”的业绩包括创办新专业、编译新教材、培养大批工程师,以及自身成长为专门人才。


  

 

  “八百壮士”受前苏联教育严谨与规范的影响,同时继承、弘扬中国文化先贤刻苦治学、力求甚解的观念,在哈工大形成传统。老校长李昌称之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这句当年提出的口号有其具体内容。规格指的是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科学求实态度方面的要求,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文明习惯的要求等等,“学好基础课,练好基本功”。
  功夫,即功底、过程。哈工大从保证教育质量出发,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功底,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水平关。教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指导实验实习或毕业设计、做学生思想工作等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都必须达到。
 严格要求源于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上个世纪50年代严把教学质量关的“铁将军”——来自武汉大学,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俞大光教授以严格要求闻名。他任教的“理论电工学”课被学生称为“老虎课”,有时全班没人得优秀,因为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要能讲出道理来。俞老师在考试前先进行考查,成绩偏下的学生要经两三次考查才能参加考试。

 

 

  深入实际、实干兴邦是哈工大的又一传统,工程能力强的优势,长期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传统,铸就了哈工大教学科研队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干的务实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哈工大扩建之初,就注重教学科研同实际的结合。1951年苏联专家提出,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要去现场搞生产实习。学校采纳这一建议成立生产实习科,加强实践性环节。当时一年级有认识实习;二年级有机械加工实习;三年级有生产实习;四年级有专业实习;五年级时结合毕业论文搞毕业设计。那时哈工大的实习工厂很有名,有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供学生实习用。这样,学生毕业后分到企业能很快胜任工作。
  早期哈工大受教育部、一机部双重领导。一机部部署哈工大与部科研部门在哈尔滨建立了工具所、焊接所等一批研究所。哈工大教师在各所任职,参加科研工作。同时,许多部属企业和科研院所也为教师搞科研,学生的生产实践、毕业设计提供场所。1960年1月,一机部在哈尔滨召开现场会总结,哈工大师生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与哈尔滨市107个工厂协作完成了460多个机械化自动化项目。
  几十年来,“八百壮士”和后人们以一种“啃硬骨头”的精神,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要,解决了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的一道道难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的诞生,到90年代中国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的问世;从50年代中国第一台仿型立式车床的制造,到80年代中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的亮相;从50年代中国第一台会说话、会下棋的智能计算机的问世,到新世纪“试验卫星一号”升天……这些成果都体现着哈工大人“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精神。
    

    《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5日第4版